
他,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,在临近退休的年龄,倾其所有开办了一家公益性质的网站——节约网,一展平生所学,全力回馈社会。他,就是李晓群,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。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,李晓群就曾对企业浪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,1985年他所写的《谈国内技术转移问题》,提出国内技术转移中的浪费和效率问题,在中国社会科学院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》上发表。那时候登上这个刊物很不容易,因此他获得了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。1991年,他申请了专门研究浪费问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浪费问题》,这是一个突破,因为国家社科基金以前没有对浪费问题立项研究过,这个课题也是党校系统较早获得的经济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。李晓群研究员表示,能够长期坚持研究浪费问题,同这个课题获批得到的激励有关,他由衷地感谢那些素不相识的评委,那些鼓励支持他研究浪费问题的人。同年他出版了一本书,即《中国企业浪费问题的分析和对策》,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,这是一本中国较早研究企业浪费问题的学术著作。他在书中写道:“浪费行为和浪费观念阻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,延误着中华民族的发展。”他把浪费大,效率低比作横亘在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两座大山,不解决这些问题,中华民族的腾飞就将步履艰难。 现在,李晓群研究员是国内研究浪费和节约问题的专家之一,每当与他谈到“浪费与节约”的问题时,他总是滔滔不绝。一直以来,在做学问的同时他还不断地思考:浪费无处不在,事事皆有节约,从衣食住行到家庭社会,从国内到国外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。他看着急呀,深深感到浪费亟待解决,节约刻不容缓,效率急需提高,究竟怎么样做才能把研究成果和节约理念传达出去呢?于是他打算写几本书,办个节约研究所,开展浪费诊断节约咨询等业务,最终他想到用互联网开展节约和浪费问题的研究、宣传和推广。 李老师很早就接触到网络,不但自己上网,还曾帮助一些企业建立网站,效果都很好。此时,他想到不如自己也建个网站,来实现自己多年来回馈社会的夙愿。2005年初,他用自己半生的积蓄开始酝酿、创建一个关于节约和浪费问题的网站,想通过互联网的优势,让“节约”走进千家万户。网站栏目都是他自己设计的,一开始也没想建这么大,但后来内容越来越多,就办成了现在的“节约网”。这是一个专门研究节约问题的综合性网站。设有节约动态、节约之路、浪费之罪、节约论坛、节约型社会等26个一级栏目,节约产品网、青年节约网、美国节约网等5个特色子网站,以及35个地方频道。节约网主编了《生活小窍门1500招》,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;并与吉林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编《2008节约环保日历》;与吉林省生态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编《2008生态环保日历》,这两本日历书皆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。自创办以来,节约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,中央电视台新闻《朝闻天下》、新华网、新华每日电讯、科技日报、中华工商时报、吉林电视台、浙江电视台、吉林日报、天津每日新报、北京人民广播电台、吉林人民广播电台、长春日报等多家媒体均对其进行了报道。节约网被吉林省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评为优秀网站。李老师深有感触的说:在节约网的成长过程中,得到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、吉林省发改委和吉林省科协等诸多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,这为节约网提供了茁壮成长的土壤,这些都令他感念在心。 很多人问他,办网站挣钱吗?这是很正常的思维。李晓群研究员认为:第一,干事不一定能挣钱,因为很多事业是公益性的,个人不挣钱的,但有很大的社会效益;第二,节约顺应时代潮流,节约不仅是中国所需要的,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。在多年研究中,他积累了一句话:浪费无处不在,事事皆有节约,人人皆能节约。他力求探索出一条中国式节约之路,让节约观念、方法、产品,走进千家万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