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乎所有厂商都在讲 Agent,概念不缺,demo 也不少,但真正做到产品级落地,始终缺一套完整的执行系统——既能理解复杂目标,又能调用多种工具串联任务流程,还要随时支持任务中断、修改与恢复,真正贴合用户工作流。 通过整合 Operator + Deep Research + ChatGPT 本体,用户只需描述任务,ChatGPT Agent 就能自主判断所需工具,自动访问网页、提取信息、运行代码、生成幻灯片或表格等,并可在执行过程中实时展示步骤、接受中断和修改指令。 ChatGPT Agent 将 Operator、Deep Research 与 ChatGPT 本体三合一,构建了一个统一智能体系统。内置图形/文本浏览器、终端和 API 调用器等工具,支持手机端使用,任务完成后可自动推送结果;可连接 Gmail、GitHub 等第三方应用,深度嵌入用户真实工作流;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领先,综合性能位居行业前列;Pro 用户每月享有 400 条调用额度,其他付费用户为 40 条,并支持按需扩展配额。 只需描述你想完成的任务,ChatGPT 能够智能地浏览网站、筛选结果、在需要时安全提示你登录、运行代码、执行分析,甚至输出可编辑的幻灯片和电子表格,总结任务结果。 整个执行过程是可视的——操作步骤会实时显示在屏幕上,用户可以随时中断、修改指令,甚至手动「接管浏览器」继续操作,确保任务始终符合你的目标和需求。 比如,为即将出席的婚礼做准备,一直是个难题。现在只需发出请求,ChatGPT Agent 迅速搭建虚拟环境,自主判断应调用浏览器、文本解析器还是终端,并开始依次调取婚礼日期、查询场地天气、推荐西装搭配、筛选酒店。在这个过程中,模型可以与 OpenAI 研究员进行互动,并在适当节点请求确认需求。 比如当 Agent 在推荐西装过程中,OpenAI 研究员临时插入了「帮我找一双 9.5 码黑色正装鞋」的请求,模型立刻暂停当前任务,转而处理新需求。 同样地,当智能体认为有必要时,也会主动向你请求更多信息,确保任务始终与你的目标保持一致。如果任务超出预期时间或出现卡顿,你可以选择暂停任务、请求进度摘要,或直接终止任务并获取已有的部分结果。 这一能力背后,是 ChatGPT Agent 对三大系统的统一整合:Operator 提供网页交互能力,支持自动滚动、点击、填表;Deep Research 擅长信息整合与分析;ChatGPT 本体则负责自然语言理解与智能推理。 ChatGPT Agent 是通过强化学习在复杂的任务中训练出来的,过去三者各有短板——前者难以深入分析,后者无法操作网页,而 Agent 将三者优势整合为一体,并辅以浏览器、终端、API 调用器等工具,形成一个完整的执行系统。 任务完成后还将自动推送结果通知。在第二个演示任务中,OpenAI 研究员在 ChatGPT App 上传了团队吉祥物 Bernie Doodle 的贴纸图案,Agent 自动调用图像生成 API 设计贴纸样式,通过浏览器访问电商平台完成比价、样式选择、购物车添加,最终整理出定制贴纸的下单明细。 通过连接器,用户还可将 Gmail、GitHub 等日常应用接入 ChatGPT,让模型读取邮件、日历或代码库等上下文内容,并执行诸如总结今天的邮箱内容或查找下周空闲会议时间等任务。 一个更典型的应用场景是,OpenAI 研究员能够让 ChatGPT Agent 汇总自己在多项基准测试中的表现,并制作成幻灯片。收到命令后,Agent 会调用 Google Drive 连接器读取数据文件,用终端编写代码绘制图表,并生成完整的 PPT。 不过,可以看到,ChatGPT Agent 生成的 PPT 在设计审美方面表现比较一般,并且,虽然可以上传电子表格供 ChatGPT 编辑或作为模板使用,但生成的 PPT 暂不支持二次修改。 需要说明的是,OpenAI 并不是让 Agent 像人一样打开 PPT或 Excel 文件,通过点击来插入文本框和公式,而是直接生成代码来创建文档。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利用模型在代码编写方面的天然优势,避免因模拟点击操作带来的效率低下或出错,也降低了对计算资源的消耗。 对于 ChatGPT Agent 功能,Pro 用户将在今天之内获得访问权限;Plus 与 Team 用户将在接下来的几天内陆续开放;企业版(Enterprise)和教育版(Education)将在未来几周内上线 在评估 AI 解决跨学科专家级问题的基准测试 Humanity’s Last Exam(HLE)中,搭载智能体的 ChatGPT 模型以 41.6 的 pass@1 得分刷新纪录。在启用并行执行策略后,该得分进一步提升至 44.4。 在目前被认为最具挑战性的数学基准 FrontierMath 中,面对难度极高、从未公开的题目,ChatGPT Agent 在具备终端代码执行能力的前提下,取得了 27.4% 的准确率,远高于此前模型。 在这一复杂且高经济价值的知识型工作任务的内部基准测试中,ChatGPT Agent 在约一半的任务中输出质量已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水平,表现也显著优于 o3 和 o4-mini 模型。 在一个内部的投行建模任务基准中,ChatGPT 智能体的表现也显著优于 Deep Research 和 o3 模型。每个任务都基于数百项关于公式正确性、格式规范等评分标准进行评估。 此外,在公开评估模型信息查找能力的 BrowseComp 基准上,Agent 以 68.9% 的准确率刷新记录,较 Deep Research 高出 17.4 个百分点。在 WebArena 评估中,其网页任务执行能力也优于基于 o3 的 CUA 模型。 不同于传统聊天机器人,AI Agent 的理想形态不是停留在对话框中生成文本,而是具备实际行动力——从访问网页、提取信息、填写表单,到执行跨平台操作。而这一切,浏览器恰好具备所需的操作权限和上下文获取能力。 在这个过程中,用户与 AI 共处于同一个交互空间:AI 可以自动执行任务,用户也能随时中断或接管,避免黑盒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。这种可控性与透明度,是当前许多上下文协议仍难实现的能力。 当 ChatGPT 从语言交互工具,转向具备协作、调度与承接任务能力的执行系统,开始接入用户的真实工作流,Agent 的可用性门槛,也在此刻被实质性地拉高。


